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商家企业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宁阳县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试验示范基地建设规划

    信息发布者:sdnyme
    2017-06-01 14:35:22   转载

    为了进一步巩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成果,大力提升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公共服务能力,按照山东省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《实施细则》,关于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的要求,结合宁阳县实际情况,对宁阳县农技推广补助项目试验示范基地建设进行了规划。  

    一、基地建设原则:  

    1、依托现有农业示范区、科研教学推广单位试验示范基地、良种繁育场、种养大户、涉农企业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基地等,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。加强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和农业科研、教学单位对接,重点开展新品种、新技术、新机具引进、试验、示范和技术培训工作。

    2、示范基地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按程序组织专家组遴选认定,统一挂牌,标明主导品种、主推技术和技术负责人等信息。

    3、示范基地应具备较好的基础设施,较强的技术力量和适当的规模。要符合粮棉油示范基地面积不少于50亩,其它示范基地不少于15亩的要求。

    4、每处示范基地要明确专家组成员及技术指导员负责,对每一项技术管理措施的效果进行详细观察、记载、总结,建立专门的生产记录和技术管理档案。加强与科研院校的联系与合作,保证农业最新科研成果、优良品种及时得到试验、示范。示范基地要以科技示范户作为推广对象,集成、推广先进实用技术。

    5、鼓励采取以市场化的机制建设基地,农业合作经济组织、农业龙头企业、农业技术指导员可以采取承包、租赁、联营等形式建设示范基地。鼓励引导大学生到农村创业,兴办示范基地。 

    二、基地选址及重点任务

    1、粮食科技示范基地。小麦种植分布在全县13个乡镇(街道),面积达70多万亩。针对当前我县小麦品种杂、面积小,专用小麦品种种植少,不能满足企业加工需求的现状,以服务优质专用小麦品种为宗旨,在县城西部乡镇小麦高产区组织开展优质弱、中筋小麦品种的引进和高产高效种植技术的试验示范,提高优质小麦单位产量和种植效益。并组织开展玉米高产种植技术试验示范,提高玉米产量和种植效益,推动全县玉米新品种、新技术的推广应用。

    基地示范内容:基地应按照项目要求试验种植济麦22号、临麦4号、良星77、泰农18、济南17等主导品种或郑单958、登海605、浚单20、鲁单818、天泰33号、蠡玉35、隆平206玉米主导品种,冬小麦宽幅精播高产栽培技术、小麦氮肥后移高产栽培技术、小麦规范化播种技术、冬小麦精播、半精播高产栽培技术、小麦深松少免耕镇压节水栽培技术、冬小麦-夏玉米节水省肥高产高效技术、小麦穗期“一喷三防”技术和玉米“一增四改”技术、玉米精量播种高产配套栽培化技术、夏玉米高产简化栽培技术、玉米适期晚收增产技术、夏玉米超高产关键栽培技术、玉米“一防双减”技术等主推技术,起到做给农民看、带着农民干的示范带动作用。

    2、花生科技示范基地。宁阳县在全省油料产业振兴规划确定的优势产业区域内,是全国花生高产创建活动示范县,也是全国花生优势主产区。常年种植花生25万亩左右,单产达到300公斤以上,总产达7.5万吨,是全国著名的油料生产大县。选址在常年种植面积稳定,产量稳定高产区的中东部乡镇建立优质花生试验示范基地。主要开展花生优良品种、高效种植技术及加工技术的综合性试验示范。组织开展花生优良品种的选育和引进,示范推广地膜覆盖等高效栽培技术,提高花生的质量和产量。

    基地内试验示范花生山花9号、花育22号、山花7号、花育25号等主导品种,试验夏直播花生高产优质栽培技术、花生高产稳产综合配套技术花生单粒精播高产配套技术、花生蛴螬生物防治与综合防控技术及其他配套技术。

    3、蔬菜科技试验示范基地。宁阳县是国家农业部和发改委确定的“蔬菜生产大县”,是全国蔬菜标准园创建示范县。全县各类蔬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30万亩以上并呈上升的趋势,设施蔬菜面积达到10万亩。常年种植12个大类100多个品种,总产量稳定在95万多吨。全县通过有机蔬菜产品认证基地4个,绿色蔬菜产品认证基地4个,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基地18个;绿色、有机等优质品牌蔬菜基地面积达到10.2万亩,无公害蔬菜认证面积16.6万多亩。

    全县蔬菜现已形成了“两大片、两条线”的产业格局,即东部以东庄镇万亩马铃薯产业区、华丰、蒋集的万亩设施蔬菜及5万亩设施蔬菜产业区,西部以伏山万亩设施蔬菜及太空蔬菜产业区和泗店万亩“桥白”大白菜产业区,济兖公路、蒙馆公路沿线蔬菜产业带,中间环彩山的3万亩生姜产业区,建成了万亩番茄、万亩芸豆、万亩生姜、万亩山药、万亩大白菜等多个规模化、标准化蔬菜生产基地。将在全县内选择具有代表性、示范性的种植大户或合作社等组织,进行开展蔬菜新品种、和新技术的引进试验和示范。

    基地内按照项目要求试验示范、蔬菜集约化嫁接育苗技术、日光温室蔬菜安全高效生产关键技术、早春马铃薯早熟、丰产、高效覆盖栽培技术、葱、姜、蒜优质高效安全生产关键技术、菜田土壤消毒技术、韭菜优质安全栽培关键技术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治技术、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关键技术、食用菌夏季高效安全生产关键技术技术等主推技术。

    三、开展培训,组织观摩。  

    1、在粮食生产的主要技术环节,组织农民参加技术培训,采用现场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方式,计划组织培训不少于4期,参加培训农民不少于500人(次),并建立完善培训档案。  

    2、组织现场观摩2场。一是组织全县农技指导员和农技技术员等观摩,推介种植新品种,农业新技术。二是组织全县种粮大户(150亩以上)现场观摩,学习栽培技术,树立轻简节本理念,掌握种粮增值点,提高他们种粮积极性。 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